1、单体建筑应结合规划地形及场地平整进行布局,设计应保证结构安全性、功能的合理性及消防疏散安全。
2、校区应增设医务室、便利店等配套服务功能设施。
3、实训楼建议调整沿街立面面宽,连廊与实训楼立面应有凹凸变化;设计应结合地形高差变化,保证学生方便通行的安全性。
4、实训楼C的卫生间应满足现行规范的相关要求。
5、公共教学B、C楼东西向连廊的教室建议改为辅助用房;转角楼梯处办公室设计应修改为对外直接采光;阶梯教室应合理结合座椅布置层高,并应在教室后部增设疏散安全出口;C楼地下室应结合结构安全性及造价费用,合理布置柱网。
6、图书馆的临山体立面应加强立面细部设计,内部设计应合理满足使用功能及消防疏散要求。
7、行政办公楼应与室外地面合理衔接,辅助功能房间应满足相关规范要求,平立面应相对应。
8、展览楼内部功能应优化设计,立面造型应与校内周边建筑相呼应。
9、风雨操场建议运动场地适当分隔,减少干扰,并建议增设男女更衣室及卫生间、医务室等附属用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