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信息汇总  
福建学生资助:凝聚共识 铆足干劲 提档升级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18/11/10  浏览次数:3090

       近日,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党总支召集部分地方和高校的学生资助工作负责人举行专题座谈会,深入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凝聚共识,带领整个资助战线铆足干劲,推动新时代学生资助工作提档升级。

       福建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党支部书记、主任张春生从深刻认识全国教育大会对资助工作的指导意义、十八大以来福建省资助事业的发展成效显著、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和短板、奋力开创新时代资助工作新局面等四个方面做了阐述。张春生在发言中呼吁,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针,认真分析研究资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补短板、强机制、扩内涵为重点,着力在精准资助和资助育人上下功夫,扎实推进资助事业的改革发展。

深入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

奋力开创新时代资助工作新局面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用“九个坚持”,梳理概括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形成了系统完整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标志着我们党对教育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是重要论述的集大成,为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学习贯彻大会精神,最重要的是全面学习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更好地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福建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党支部书记、主任 张春生

 

深刻认识会议指导意义

       在“九个坚持”中,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对我们今后做好学生资助工作具有最现实和最直接的指导意义,这是精准资助和资助育人的思想精髓。在资助工作中,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就是要把培养什么人的问题作为资助育人的首要问题。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这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也是我们开展资助育人的方向目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这是我们开展资助工作的价值追求,是我们开展精准资助的根本遵循。


       我党一贯强调,教育为了人民。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心人民群众的教育获得感,多次强调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必须不断促进教育事业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努力让每个孩子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这些重要论述,既深刻阐明了我国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又鲜明表达了我国教育的人民立场。当前,学生资助体系基本完善,“有学上”的问题基本解决,“上好学”的需求更加凸显。教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是要解决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精准施策,精准配给资助资源,是办好人民满意资助的关键所在。


       我们要以习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针,认真分析研究资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补短板、强机制、扩内涵为重点,着力在精准资助和资助育人上下功夫,扎实推进资助事业的改革发展。

 

福建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主任张春生一行在莆田市开展“转作风、察实情、办实事”手拉手结对调研活动

福建资助事业成效显著

       一是政策体系基本完善。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高度重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上学问题,十九大报告又强调指出,要“健全学生资助制度”。十八大以来的5年间,福建省伴随着国家资助政策的不断完善,持续推进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建设,新出台了6项新政策,完善了11项原有政策,使国家的资助政策体系空前完善,实现了“三个全覆盖”,即从学前教育到研究生教育的全覆盖;公办民办学校的全覆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全覆盖。形成了以财政投入为主,学校和社会为补的“三位一体”资助格局,资助经费投入快速增加,资助规模不断扩大。2017年,全省财政性支出资助资金达23亿元,惠及学生逾百万人次,实现了“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政策目标。


       二是管理体系基本建立。基本建立了省、市、县(区)和高校学生资助机构和工作制度,市、县(区)及高校、省属中职学校的资助机构标准化建设取得决定性进展,93%的单位实现了标准化目标。资助巡查制度正在有效落实,促进了各项资助政策的贯彻落实。以方便学生、主动服务为要旨的精准资助机制和助学贷款机制不断完善,“一站式”助学贷款服务和精准资助APP的推广应用取得重大进展。


       三是资助内涵不断丰富。在理念上,实现了从保障型向发展型资助的拓展。将立德树人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资助工作的全过程,着力培养受助学生的思想品德、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功能上,形成了助困、奖优和引导相结合的政策架构;在方式上,既强化精准,又注重保护学生的尊严。对于建档立卡等扶贫攻坚对象,按扶贫、民政等部门提供的信息实施主动资助;其他困难学生通过推广应用量化评估等方法进行科学认定和精准资助。

 

福建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主任张春生一行走访慰问经济困难学生家庭,了解基层政策落实情况

正确认识存在问题短板

       政策体系还不够完善。一是学前资助标准偏低。 现行一般家庭困难学生的政府助学金标准为每生每年1000元,与家庭实际支出的差距较大,不足以解决实际困难(目前,福建省每学年最低保教费在1800元左右)。二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补助政策与精准扶贫要求不一致。现行的生活补助(一补)政策只覆盖寄宿制学校中的建档立卡和低保学生,非寄宿制学校的建档立卡和低保学生得不到资助。与东部各省存在明显差距。三是中职资助政策缺乏奖优激励手段,对激励和重塑中职学生的自尊、自信心不利。四是高校校内应急救助机制尚未健全,勤工助学制度发展不平衡,发展型资助的举措不多。


       管理体系不够健全。一是机构队伍问题较为突出。全省还有近1/3的县(区)未建立专职的资助机构和队伍,资助工作人员的职称待遇不明确,影响了队伍的稳定和业务水平的提高。二是精准资助机制不够健全。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办法不够科学,对资助资源的配置尚难做到按需按实动态配给,造成资助不平衡。

奋力开创新时代新局面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既根植于中华民族崇文重教的优良传统,又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鲜明特征,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教育实践相结合的重大理论结晶,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福建省将在学深悟透的基础上,切实增强贯彻落实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在找准、认清问题和短板的基础上,谋划思路、制定措施,深化改革、破解难题,确保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学生资助工作的有关要求落地生根、取得实效。


       首先,要继续健全学生资助制度。一是提高学前教育资助力度。在保留政府助学金每生每年1000元的基础上,对建档立卡、低保(含特殊供养)家庭学生以及残疾学生,给予免保教费资助。二是扩大义务教育“一补”范围。将城乡义务教育学校中的建档立卡和低保(含特殊供养)家庭学生全部纳入一补范畴,给予小学每生每年1000元、初中每生每年1250元的生活补助。三是设立中职教育政府励志奖学金。补足奖优激励的短板,提升中职学生的自尊心和自豪感,促进育人成效的提升。四是促进高校尽快健全校内应急救助制度,实现对突发灾难致贫致困学生的应急救助。进一步完善勤工助学制度,明确岗位员额及报酬标准,切实发挥助困育人的作用。


       其次,要不断完善资助管理机制。一是加强各级资助中心的标准化建设。以标准化的要求促规范管理,促队伍建设,促责任落实。二是积极推动建立资助系统职称评聘制度,为广大资助工作者提供可靠的长效的事业发展保障,促进队伍的稳定和业务水平的提高。三是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完善精准资助机制。组织开发《建档立卡学生识别比对信息系统》,通过信息系统的技术支持,实现省、市、县、学校与扶贫办数据的共享比对功能,确保对建档立卡等学生的识别一个不漏,将精准扶贫政策执行到位。开发并推广应用基于贫困生认定量化指标体系的“精准资助APP”系统,实现对贫困生认定的科学化、精准化和资源配置的合理化。


       此外,还要大力加强资助内涵建设。推进保障型向发展型资助的拓展,坚持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贯穿于资助工作的始终,将扶贫与扶智、扶志相结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培育受助学生的思想品德、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人文素养,促进受助的学生全面发展。福建省将按照“强机制、抓项目、促联动”的既定方针,在全省常态化地组织开展资助育人主题宣传教育活动;资助育人“三行活动”和“资助志愿者联盟”活动,让千万个学生在“资助政策乡村行”“家校关怀万里行”和“金融知识校园行”等公益活动中,在励志、感恩和诚信等典型榜样的引领下,茁壮成长。

 

   上一篇:主任谈心——学生资助不是“免费午餐”  
   下一篇: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发布2018年第5号预警: 进入开学季,防骗攻略要牢记
 
 

学校地址:泉州市西湖北侧马加坡 邮编:362000 电话:0595—22763721(办)
版权所有©福建经贸学校 V2010 闽ICP备12011202号